新闻资讯
news

国展追忆丨用生命铸造新时代展馆

  

作者:乔木荣(原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


  光阴荏苒,时间在不经意间飞逝而过。转眼间,曾经是在一片农田上拔地而起的新生婴儿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已过了三十七年。我是展览中心成立时领导班子成员之一,目睹和亲身感受到为了这个新生婴儿的诞生,时任展览中心总经理孔繁政同志,率领筹建处全体成员,吃大苦、耐大劳,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问题,甚至不顾个人的健康与生命,也要把展览馆建成,谱写了一幕幕至今令人难忘的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我们为它的发展壮大感到由衷的自豪,同时我们也深深地缅怀那些为展览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付出巨大努力的领导和同事们。


  回顾展览中心的建成,用来之不易表述,应该是非常贴切的。30年多前,展览中心这一带,映入人们眼帘的是破旧低矮的农家小院和散落各处的荒凉坟地。而85年展览中心建成时,则是设计新颖且别致壮观的现代化大型展馆和四星级皇家饭店;30多年前,这里是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乡一个默默无闻的生产小队,而85年展览中心建成时,则是闻名国内外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30多年前,这里是靠近西坝河的一片贫田薄土,而如今则变成寸土寸金且日益繁华的商业宝地;30多年前这里交通不便、只有坑洼不平、雨天泥泞、晴天尘土飞扬的乡间小道,而85年展览中心建成时,这里是宽阔平坦的马路,交通四通八达……如果说当年北京的王府井是一条享誉中外的商业金街,而85年建成时的中国展览业龙头展览中心,就犹如一颗耀眼的新星冉冉升起,磁石般地吸引着中外人士的眼球,成为引领着中国展览业前进航向的风向标。当年每次我坐火车回京,听到列车广播员在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中,满含深情地介绍历史悠久的古都北京时,当言及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兴奋不已,倍感亲切。作为一名从展览中心成立就参与建设的老员工,一种荣誉感、自豪感、亲切感,从内心油然而生。


  现在回过头来看,国际展览中心的成立是配合着当时我国刚刚拨乱反正、走上改革开放这一强国富民之路的大历史背景画卷下展开的。自1953年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开始,30多年来,作为我国唯一授权接待来华展览的贸促会,没有自己的展馆,每次都是租用外单位的展馆,且只能安排单国展览,无法安排综合性的国际展览会。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祖国大地吹起,具有战略眼光的贸促会主任王耀庭,早在1977年就提出要建一个大型的展馆,使其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为把设想变成现实,办事认真的王主任,咬定不放、孜孜以求地积极争取。他多次找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北京市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领导,还利用展览会开幕式领导们出席的机会,向他们宣传建设大型展览馆的迫切性、必要性。经反复做工作有了一定成效时,贸促会及时向国务院打了正式报告,请求批准建一个大型展馆。过了几个月时间,建馆的报告批复下来。贸促会借着这股东风,紧锣密鼓地安排筹建工作。常言说,好事多磨。在贸促会多方努力下,已经争取到了建造展览中心工程的批准,即将要准备进入施工之际又受到了干扰。国家计委于1980年第四季度收到一封“群众来信”,认为应停建展览中心。其理由为,一是北京已有大型展馆,再建展览中心属于重复建设;二是对展览中心的投资在实际执行中已加大。国家计委遂要求贸促会对此问题做出说明。贸促会再次给谷牧副总理和国家计委打了报告,陈述了有关问题。此事刚刚平息,又迎来一波冲击。1981年,国家对基本项目清理整顿,展览中心工程被列入“缓建项目”名单。


  翌年5月28日,王耀庭主任写信给陈慕华国务委员,并报姚依林副总理,提出“为尽快发挥国家投资的经济效益,应抓紧建设展览中心。”陈慕华同志赞成这个意见:“确有必要我支持,请依林同志批示。”姚副总理批示:“送请计经委、财政部和城市建设部会同研究一下。提出意见,并与北京市商量此事是否可行。”


  经研究,国家计委于1982年7月8日正式同意“外贸展馆恢复建设”。


  接到批复后,贸促会立即组建了“展览中心筹建处”,由孔繁政(来华展览部原部长)、马跃增(原展览处处长)等一批同志参与筹建工作。他们接受任务之后,深感责任重大且光荣、任务艰巨且复杂。为不负使命,他们毅然搬出了条件舒适的办公室,搬进了工地上用钢管、铁皮搭建的临时办公室进行办公。通往这里的只有一条乡间小土路,其间还要穿过一些薄田和坟地。进入冬天,西北风呼啸着,刮得屋里到处是尘土。屋里没有暖气,只能靠火炉取暖。由于温度低,寒气逼人,穿着棉大衣、棉鞋,可还是冻得坐不住,冷得直打哆嗦。屋里还时不时出现结冰现象。有的同志脚冻肿了,脸冻伤了,腿患上了风湿性关节炎。到了夏天,烈日灼烤着地面,铁皮房经烈日一晒,室内温度可达40度至50度。虽有电扇,但仍是炎热难忍,汗流浃背,整天像洗桑拿一样。孔繁政同志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任劳任怨,从不说苦喊累。由于工作忙,筹建任务重,各种压力大,他经常用手按着胸口,嘴里含着药片,带病坚持工作,奔走在工地上。有几次,心口疼得厉害,豆大的汗珠不断地从脸上往下掉,就躺在大风呼啸的钢管铁皮房里稍加休息后,继续处理工作。同志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无不为老孔同志的身体担心,为老孔同志能少受点痛苦而暗自流泪。他实在坚持不住了,就到医院住些天缓一缓。副主任马跃增同志本来身体很好,身材魁梧,也因长期超负荷的劳累而得了心脏病。其他筹建处的同志也留下了伤痕,落下了后遗症,有的至今不能走路。常言说,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孔繁政和马跃增同志的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的感人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同志们下定决心,不怕困难,尽自己的一切力量,为建设展览中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工程开工后,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建设资金问题。在以往的建设工程中,一般采取的策略是:计划工程费报得小些,实际工程费大些,目的在于好让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批准,待上级批准工程正式启动后,再向上级申请追加工程款。为了筹集钱的事,上至贸促会会长王耀庭同志,下至展览中心筹建处主任孔繁政,真是动了不少脑筋,可以说操碎了心。为了追加预算,他们跑遍了经贸部、财政部、国家计委和北京市有关部门。有的时候,三番五次上门申述理由,好话说尽,极而言之,甚至到了磕头作揖的地步。有两次,跑了几天,一分钱也未能要到,而施工单位又催着要钱买材料,给工人发工资。孔繁政同志一是劳累,二是着急,曾经摔倒在办公室,经抢救才苏醒过来。为什么要增加经费呢?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兴建展览中心时,周围都是农田,而要举办展览会,就离不开电,离不开水,离不开路,离不开通信,离不开交通。盖起了展馆,还要具备这些条件,展览会才能开业。而定于1985年10月我国举办的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既是建国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大型综合博览会,更是联合国交给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倘若展览环境很差,势必要影响我国政治声誉和国家形象。要办好展览会,就要搞配套工程。为此,在展览中心周围的农地上要修建一条马路,路的两旁要精心绿化。在距离国展中心两公里处,需要建起一座变电站,这是为确保展览的两路供电。还有,从三元桥到国展中心,破土挖沟,引来一条可供800部电话使用的电缆。此外,还要修建煤气控制站,两个停车场,两个公共汽车站,甚至从三环路到国展中心经过的交叉路口红绿灯也要国展中心建造。工程项目涵盖范围之广,资金又如此之缺,这在施工前是完全没有想到的。


  工程中遇到的另一大难题是:搬迁问题。在展览中心这块17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住有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生产大队260多户农民。由于土地被征用,他们就要搬迁。俗话说:“穷家难舍,故土难离”,要让这些农民兄弟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的土地,这块他们休养生息、生儿育女的家园,其难度是不可想象的。靠行政命令不行,搞强制执行不妥,那样既会伤害农民兄弟的感情,产生抵触情绪,也不符合党和政府为老百姓着想的政策。在筹建处孔繁政同志领导下,同事们本着耐心、热情、扎实、细致和以情感人的工作精神,真正做到了不怕磨破嘴,不怕跑断腿,就是遭到对方谩骂,被赶出门外也不发火。对居住在这里的上百户人家,挨家挨户做工作,谈一次不行谈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直到农民兄弟思想通了,高高兴兴搬迁为止。光口头谈还不行,农民最重要的是要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必须把思想动员工作落实到关心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上。在政策允许的情况下,给老人解决一笔养老金,以解除其晚年的后顾之忧;对学龄前儿童安排了托儿所,对学龄儿童则帮助联系学校;对患有疾病的人,适当解决其就医问题。住的问题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解决不了住房安置问题,一切都无从谈起。为此,专门盖了两栋宿舍楼,煤气、水、电、暖气全通。就是这样,还有两家成为了“钉子户”,就是不搬,说什么“生在这块土地上,死也死在这块土地上。”前后拖了一年多,工作做了无数次,仍得不到解决。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朝阳区政府。在各有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终于做通了这两家“钉子户”的工作。经过千辛万苦、百般周折,展览中心工程才得以在1984年1月2日正式破土动工。


  一流的展馆需要一流的设计。展馆请的是专业能力很强的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该院领导对承接这一个带有标志性的对外窗口工程非常重视,选派了以柴总为首的最强阵容设计队伍精心设计。由于设计理念和指导思想冲破了传统建筑风格的束缚,又大胆借鉴了国外优秀的建筑造型,所以设计方案图纸、模型展示出来后,受到了领导和同志们的交口称赞。


  除设计外,展馆施工更为重要。展览中心经过精挑细选,选择具有建筑行业一级资质、施工雄厚的中建一局五公司来承担。原北京市副市长、建筑业权威张百发同志也亲临指导,以协调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工程一上马,只见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几百人的施工队伍齐上阵,工作有条不紊,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夜以继日地战斗在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工人们争分夺秒,你追我赶。建筑公司的同志们发出了豪言壮语:为迎接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展览会如期开幕,为给祖国人民争光,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连续作战精神,哪怕瘦掉几斤肉,也要坚决保证完成这一光荣的政治任务!


  在中央各单位大力支持和贸促会的坚强领导下,展览中心工程如期竣工了!1985年10月11日,贸促会举行了“国际展览中心一期工程落成大会”。在1988年由《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联合发起的“北京十大建筑”评选活动中,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期工程这个现代性群体建筑,以其鲜明的韵律和节奏感及虚实结合的构思所体现出的强烈对比和阳刚之美,荣获“北京十大建筑”之一的称号。


  展览中心一期工程刚落成,11月为“发展南南合作”和“扩大南北交流”,中国和联合国在新落成的展览中心共同举办了第四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第一次举办的有多国参加的综合性大型博览会。展览会取得巨大成功,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大大提高了展览中心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从此开始,来展览中心举办国内外展览会的主办者,前来洽谈展出事宜应接不暇。国际上知名度很高的展览会,也陆续来到展览中心安家落户,如国际纺织机械展、国际机床展、国际通讯展、国际印刷展和国际汽车展等。一年中,大型展览会高达七、八十个。


  为配合国家引进技术、设备和资金的需要,把最需要的展览会安排在一年中最好的时间段,如国际机床展,规模大、技术水平高。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邹家华同志,在参观机床展时,看到瑞士机床,高兴地说:我们想买瑞士机床人家不卖,这次送上了门。他告诉一机部总工程师,要全部买下。这次买下的机床,总价值200多万美元,比到国外买便宜了很多。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我国工业部门的技术人员反映,来展览中心参观展览,是一次不出国的考察。同时在一个展览会上,有多国的同类产品展出,可以互相比较,吸收各自的长处,真是大开眼界,大有收获。有一次,在展览结束后被丢掉的垃圾堆,被一家工厂捡回进行研究后,造出了一种新产品,把一个将要倒闭的工厂救活了,其产品还销到了国外。


  展览中心同香港华进展览公司合办的国际航空展,我空军有关部门参观后收获很大。空军司令和政委一起来展览中心报喜,当时我代表展览中心出面接待客人。空军政委说,今天是来向你们报喜的,感谢贸促会展览中心举办的航空展。我们的技术人员通过参观和技术座谈收获很大,攻克了我们一直以来无法破解的难题,对解决我空军预防战略很有参考价值。


  30多年来,在展览中心举办的各种各样展览会上千个,其中国际品牌展览会就有一百多场。技术交流项目几千项,参加技术座谈的人员十几万。展览会带动其它行业,收入过千亿人民币,交付国家税收上亿元人民币。展览会期间解决劳动就业上百万人次,为国家引进技术、装备和资金难以用数字统计。一句话,展览中心确实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名副其实的“聚宝盆”。展览会的重要作用和极大社会影响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可以这样说,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几乎都到展览中心参加过开幕式或参观过展览会,有的还多次到中心参观。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来展览中心参观。有一次,他来中心参观汽车展,刚一下车,就对迎接他的贸促会原会长郑鸿业说:“老郑,你怎么也来了?”郑会长说:“这国际展览中心是贸促会的,你总书记来参观,我这当会长的当然要来迎接你,陪同你参观。”总书记笑了一声说:“会长,你贸促会还有这么大的一块家业呀!为国家作出这么大的贡献!”


  展览中心刚刚成立没多久,孔繁政、马跃增两位同志因长期过度劳累,相继离开了人世,年纪仅60多岁。


  忆往昔峥嵘岁月,百感交集!在今年我们庆祝贸促会建会七十周年之际,让我们回顾历史,向展览中心的创建者们,向以那两位老功臣为代表的普通平凡的无名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思念。历史不应忘记他们,继承者们更不应忘记老一辈的无私奉献和拼搏精神。让我们将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为把我国由展览大国升级为展览强国,做出我们新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梦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