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禁传输涉密和工作秘密信息- 中文 | EN

新闻资讯
news

全球汽车企业逐鹿北京车展

  
       世界知名品牌悉数亮相
 
  据俄新社4月25日报道,预计将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家公司参展。展示车辆1179台,全球首发车112台,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3台、跨国公司亚洲首发车21台、概念车46台、新能源车147台。此外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还将展出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
 
  本届车展中,全球知名品牌悉数参展。马自达、英菲尼迪、雪铁龙、大众等多个品牌将展出全球首发新品。新能源车展区也汇聚众多品牌。
 
  另据时事社4月25日报道,第十四届北京国际车展25日在北京郊外开幕。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吸引了国内外汽车厂商竞相来此首发展示新车。车展在27日之前面向媒体开放,29日至5月4日面向普通民众开放。在掀起私家车热潮的中国,新车信息受到很高的关注。
 
  据日本电视台网站4月25日报道,北京车展25日开幕,各大汽车厂商积极针对成为购买主力的年轻人进行宣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在北京车展上,来自全世界的约1600家汽车商展出1100多辆汽车。据中国的汽车杂志报道,去年近七成的新车购买者是80后,这次车展发布的车型也瞄准了年轻人。
 
  日产发布了高级轿车车型,主要是针对经济上较为宽裕的年轻人。而本田和马自达发布了在中国市场颇受欢迎的运动型多功能车(SUV)新车型。汽车商的宣传战略主要瞄准手头宽裕且首次购车的年轻人。
 
  另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4月25日报道,新型SUV将成为25日开幕的北京车展的主角之一。中国汽车市场中,SUV销量仅在去年一年就暴增200万辆以上,发展势头强劲。全世界汽车企业为了抢占中国SUV市场将展开激烈角逐。过去在中国本土低价汽车品牌冲击下陷入苦战的国外汽车公司希望依靠新型SUV进行反击。
 
  中国是世界最大汽车市场,仅去年乘用车销量就超过2100万辆。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趋缓,但得益于SUV的销售火爆,中国汽车市场去年的增长率依然达到近5%。
 
  去年中国SUV销量同比增长近50%,达到622万辆。中国SUV市场的快速增长加强了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的本土品牌的竞争力。
 
  汽车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车企正快速模仿国外车企的设计和性能,推出了大量性价比优秀的车型。外国汽车无法在价格方面与中国本土汽车竞争。
 
       新能源汽车成一大亮点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25日报道,在25日开幕的两年一度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全球汽车制造商急于证明自己在迅速走向成熟的中国市场处于有利地位。
 
  变化的消费模式使SUV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有前景的板块之一,2016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飙升逾50%。这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趋势相符:由于燃料成本跟随油价走低,耗油的SUV日益受到欢迎。
 
  但是,“更大”并不是汽车制造商希望在中国市场更上层楼的唯一途径,对于任何寻求领先的汽车品牌来说,电动汽车也是一个重点领域。
 
  尽管它们仍只占整个市场的一小部分,但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北京方面的一个战略目标,即使大量需求尚未出现。
 
  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使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300万辆。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40%,达到33万辆。
 
  麦肯锡的一项调查似乎表明,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下,电动汽车正在打开市场。在中国大城市,电动汽车更易上牌。
 
  另据法新社4月24日报道,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家认为,虽然埃隆·马斯克是电动汽车的先知,但该领域的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
 
  报道称,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于25日开幕。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而且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出,2015年上牌的“零排放”汽车达24.75万辆,是2014年的5.5倍。
 
  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但在大气污染令人备感忧虑这一背景下,中国当局决心加快行动。
 
  电动汽车除了可享受中央政府最高可达5.5万元的补贴以及地方政府的鼓励政策外,还不必遵循大城市的限行规定。
 
  法国一家汽车行业观察中心负责人弗拉维安·纳维指出,在电动汽车规模生产竞赛中,中国十分有利。虽然电动汽车只能争取到一小部分购买者,但“考虑到市场规模,这会成为全球层级的绝佳加速器”。
 
  美国阿利克斯合伙公司汽车市场专家洛朗·珀蒂宗认为:“如果还有哪个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能突破一定的大关让电池价格开始变得合理,这个市场就是中国。”
 
  但美国IHS汽车信息咨询公司分析师本·斯科特持谨慎态度,他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不过刚刚起步”,况且充电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4月24日报道,25日开幕的北京车展如今是全球最重要的行业博览会之一。中国目前的潮流是电动车和汽车数字化——比方说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网络化。
 
  中国市场在电动汽车、网络化、数字化以及自动驾驶等方面具有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24日报道,虽然它们预计市场仍将继续增长——尽管速度较慢,但参加北京车展的汽车业高管承认风险正在增加。汽车价格正在下降,销售增长正在下滑,政府在排放法规上越来越严格。
 
  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它对两年前制定的到2025年在华销售200万辆汽车的目标能否达成并不确定。4年前,福特汽车公司发布了一个到2015年将在华汽车产能翻一番的宏伟计划。总部在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这家汽车厂商的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茨说,今年对于进一步扩张的事情,“我们没有什么好谈的”。
 
  去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高调宣布,在未来5年里,将在中国投资220亿欧元,将产能提高40%,达到500万辆汽车。大众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约赫姆·海茨曼说:“我们基本上坚持这个计划,不过有些事情可能会推迟一点点。”
 
  基调的转变凸显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轻松时刻已经结束。全球汽车厂商一直是中国消费者热衷于花钱的最大受益者。过去10年来,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对于全球汽车厂商来说很普遍。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降温,从煤炭、钢铁到航运的各行各业一直在与需求不足的问题作斗争。
 
  全球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经济放缓特别敏感,因为经过多年的大肆扩张,它们有相当多的收入都来自中国。中国占通用汽车公司全球汽车销量的37%、大众的36%、福特的17%。
 
  2008年以来,这些公司在中国建的工厂比其他所有地方都多。现在,它们可能面临工厂太多但买家不够的情况。
 
  福特汽车的高层管理人员表示,到今年年底,中国210万辆的产能几乎比去年全国销量多一倍。福特中国首席执行官罗礼祥在提到激烈的竞争时说,中国已经开始看起来像“一个成熟市场”。
 
  全球汽车制造商表示,它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利润率而不是销售量上。
 
  另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4月24日报道,随着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的依赖加剧,它们在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风险也在增大。“中国市场清下嗓子,德国汽车制造商就会得肺炎,”业内专家彼得·富斯在北京国际车展开幕前警告说,“在华增长变得更不稳定了。”
 
  近些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放慢已经出人意料地大大束缚了其汽车市场。去年秋天的减税重新带来了活力,最近的经济数据也鼓舞人心。但毫无疑问,两位数的增长已经结束。未来几年,汽车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报道称,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涌入中国市场。德国汽车管理中心的斯特凡·布拉策尔说,“中国市场将变得更加拥挤。竞争将变得激烈和尖锐得多”。
 
来源:参考消息
来源:参考消息世界知名品牌悉数亮相
 
  据俄新社4月25日报道,预计将有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家公司参展。展示车辆1179台,全球首发车112台,其中跨国公司全球首发车33台、跨国公司亚洲首发车21台、概念车46台、新能源车147台。此外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老馆还将展出发动机和汽车零部件。
 
  本届车展中,全球知名品牌悉数参展。马自达、英菲尼迪、雪铁龙、大众等多个品牌将展出全球首发新品。新能源车展区也汇聚众多品牌。
 
  另据时事社4月25日报道,第十四届北京国际车展25日在北京郊外开幕。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吸引了国内外汽车厂商竞相来此首发展示新车。车展在27日之前面向媒体开放,29日至5月4日面向普通民众开放。在掀起私家车热潮的中国,新车信息受到很高的关注。
 
  据日本电视台网站4月25日报道,北京车展25日开幕,各大汽车厂商积极针对成为购买主力的年轻人进行宣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
 
  在北京车展上,来自全世界的约1600家汽车商展出1100多辆汽车。据中国的汽车杂志报道,去年近七成的新车购买者是80后,这次车展发布的车型也瞄准了年轻人。
 
  日产发布了高级轿车车型,主要是针对经济上较为宽裕的年轻人。而本田和马自达发布了在中国市场颇受欢迎的运动型多功能车(SUV)新车型。汽车商的宣传战略主要瞄准手头宽裕且首次购车的年轻人。
 
  另据韩国《朝鲜日报》网站4月25日报道,新型SUV将成为25日开幕的北京车展的主角之一。中国汽车市场中,SUV销量仅在去年一年就暴增200万辆以上,发展势头强劲。全世界汽车企业为了抢占中国SUV市场将展开激烈角逐。过去在中国本土低价汽车品牌冲击下陷入苦战的国外汽车公司希望依靠新型SUV进行反击。
 
  中国是世界最大汽车市场,仅去年乘用车销量就超过2100万辆。中国经济增长势头趋缓,但得益于SUV的销售火爆,中国汽车市场去年的增长率依然达到近5%。
 
  去年中国SUV销量同比增长近50%,达到622万辆。中国SUV市场的快速增长加强了品牌影响力相对较低的本土品牌的竞争力。
 
  汽车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车企正快速模仿国外车企的设计和性能,推出了大量性价比优秀的车型。外国汽车无法在价格方面与中国本土汽车竞争。
 
新能源汽车成一大亮点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25日报道,在25日开幕的两年一度的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上,全球汽车制造商急于证明自己在迅速走向成熟的中国市场处于有利地位。
  变化的消费模式使SUV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最有前景的板块之一,2016年第一季度销量同比飙升逾50%。这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趋势相符:由于燃料成本跟随油价走低,耗油的SUV日益受到欢迎。
  但是,“更大”并不是汽车制造商希望在中国市场更上层楼的唯一途径,对于任何寻求领先的汽车品牌来说,电动汽车也是一个重点领域。
  尽管它们仍只占整个市场的一小部分,但是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是北京方面的一个战略目标,即使大量需求尚未出现。
  政府的目标是到2025年使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达到300万辆。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340%,达到33万辆。
  麦肯锡的一项调查似乎表明,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下,电动汽车正在打开市场。在中国大城市,电动汽车更易上牌。
  另据法新社4月24日报道,电动汽车领域的专家认为,虽然埃隆·马斯克是电动汽车的先知,但该领域的未来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
  报道称,两年一度的北京车展于25日开幕。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而且在2015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电动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指出,2015年上牌的“零排放”汽车达24.75万辆,是2014年的5.5倍。
  电动汽车在中国的市场渗透率仍然很低,但在大气污染令人备感忧虑这一背景下,中国当局决心加快行动。
  电动汽车除了可享受中央政府最高可达5.5万元的补贴以及地方政府的鼓励政策外,还不必遵循大城市的限行规定。
  法国一家汽车行业观察中心负责人弗拉维安·纳维指出,在电动汽车规模生产竞赛中,中国十分有利。虽然电动汽车只能争取到一小部分购买者,但“考虑到市场规模,这会成为全球层级的绝佳加速器”。
  美国阿利克斯合伙公司汽车市场专家洛朗·珀蒂宗认为:“如果还有哪个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能突破一定的大关让电池价格开始变得合理,这个市场就是中国。”
  但美国IHS汽车信息咨询公司分析师本·斯科特持谨慎态度,他认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不过刚刚起步”,况且充电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据德国《世界报》网站4月24日报道,25日开幕的北京车展如今是全球最重要的行业博览会之一。中国目前的潮流是电动车和汽车数字化——比方说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和网络化。
  中国市场在电动汽车、网络化、数字化以及自动驾驶等方面具有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24日报道,虽然它们预计市场仍将继续增长——尽管速度较慢,但参加北京车展的汽车业高管承认风险正在增加。汽车价格正在下降,销售增长正在下滑,政府在排放法规上越来越严格。
 
  丰田汽车公司表示,它对两年前制定的到2025年在华销售200万辆汽车的目标能否达成并不确定。4年前,福特汽车公司发布了一个到2015年将在华汽车产能翻一番的宏伟计划。总部在密歇根州迪尔伯恩的这家汽车厂商的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茨说,今年对于进一步扩张的事情,“我们没有什么好谈的”。
 
  去年,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高调宣布,在未来5年里,将在中国投资220亿欧元,将产能提高40%,达到500万辆汽车。大众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约赫姆·海茨曼说:“我们基本上坚持这个计划,不过有些事情可能会推迟一点点。”
 
  基调的转变凸显了中国汽车市场的轻松时刻已经结束。全球汽车厂商一直是中国消费者热衷于花钱的最大受益者。过去10年来,两位数的增长幅度对于全球汽车厂商来说很普遍。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降温,从煤炭、钢铁到航运的各行各业一直在与需求不足的问题作斗争。
 
  全球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经济放缓特别敏感,因为经过多年的大肆扩张,它们有相当多的收入都来自中国。中国占通用汽车公司全球汽车销量的37%、大众的36%、福特的17%。
 
  2008年以来,这些公司在中国建的工厂比其他所有地方都多。现在,它们可能面临工厂太多但买家不够的情况。
 
  福特汽车的高层管理人员表示,到今年年底,中国210万辆的产能几乎比去年全国销量多一倍。福特中国首席执行官罗礼祥在提到激烈的竞争时说,中国已经开始看起来像“一个成熟市场”。
 
  全球汽车制造商表示,它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利润率而不是销售量上。
 
  另据德国新闻电视频道网站4月24日报道,随着德国汽车制造商对中国的依赖加剧,它们在这个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风险也在增大。“中国市场清下嗓子,德国汽车制造商就会得肺炎,”业内专家彼得·富斯在北京国际车展开幕前警告说,“在华增长变得更不稳定了。”
 
  近些年,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放慢已经出人意料地大大束缚了其汽车市场。去年秋天的减税重新带来了活力,最近的经济数据也鼓舞人心。但毫无疑问,两位数的增长已经结束。未来几年,汽车市场竞争也将更加激烈。
 
  报道称,越来越多的制造商涌入中国市场。德国汽车管理中心的斯特凡·布拉策尔说,“中国市场将变得更加拥挤。竞争将变得激烈和尖锐得多”。
 
来源:参考消息